欢迎访问平顶山党史网!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繁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平顶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平顶山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继蒋介石之后背叛革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平顶山地区的叶县、鲁山、临汝等县,共产党的组织在河南国民党新军阀实行白色恐怖的阴影下,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八七会议确定的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和河南省委的有关指示,在秘密状态下,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党领导人民反对贪官污吏,斗争土豪劣绅,打击恶霸地主等革命活动接连不断。1928年夏,在共产党员张鸿宾等人的发动组织下,舞钢境内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尹集、武功一带与尚庄、王店一带的农协会员各千余人奔赴舞阳县城,告发残酷压榨群众的尹集区长史晰朗和尚罗区长刘恒敬及其他土豪劣绅,迫使国民党舞阳县长当场扣押所告人员,并撤了史、刘的区长职务,取得了斗争的胜利。同年10月,在中共舞阳县特别支部领导下,在舞钢境内的王五麻庄、大李庄建立了两个党小组,党小组在曹集、辛集一带积极开展活动,发展党员。1932年2月,中共舞阳县委成立,县委在王五麻庄建立了舞南区委,党的活动在舞钢境内得到一定发展。1935年春,舞阳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舞钢境内大部分党员脱党,部分党员调往根据地。

鲁山籍中共党员吴镜堂于1928年12月受组织派遣回到鲁山,他利用跨党条件及他在家乡有较高声望的优势,以国民党鲁山县党部执行委员的公开身份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在一年的时间里,共发展党员8人,先后建立了中共鲁山小组、中共鲁山特别支部。吴镜堂带领党员和进步人士同鲁山地方反动势力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赶走了两任国民党县长,中共党员乔文宣担任县民团大队长,进步人士王复初担任县财务局长,鲁山大权实际上已为进步势力控制。为了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伏牛山根据地,鲁山党组织还在由我党直接控制的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民团大队部分别举办“党务训练班”和“队长训练班”,培养革命骨干。在民团大队建立了秘密的革命武装组织“铁血团”,由乔文宣直接掌握,作为举行武装暴动的骨干力量。鲁山县地下党的革命活动使国民党反动当局极为震惊,杨式灏以省党部指导委员名义到鲁山接管国民党鲁山县党部,与鲁山县新任县长宋奎明相互勾结,欲扼杀革命力量,加强了对鲁山县的反动统治,乔文宣、吴镜堂先后被国民党地方当局和樊钟秀部逮捕杀害,鲁山县革命活动受到挫折。

鲁山县党组织遭到破坏后,革命活动并没有停止,以王复初为代表的各界进步人士继续同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1930年冯玉祥部进驻鲁山后,王复初恢复了县财务局长职务。他重整革命力量,组建农民武装。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积极开展革命活动,把到鲁山招兵的蒋军旅长高彩岑逐出鲁山,赶跑了国民党省政府派往鲁山的两任县长,采取措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由于军阀混战,国民党无力顾及山区,王复初左右鲁山政局达四年之久。但是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方向不明,王复初始终没能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革命武装和巩固的农村根据地。1934年,国民党加强了鲁山的统治,王复初组织了两千余人的农民武装和县民团两个中队准备搞武装暴动,由于民团中队长的贪生怕死,泄露机密,暴动失败。王复初逃离鲁山,1935年初在开封被国民党军统机关逮捕,1937年获释。

临汝县党的组织和活动从无到有也很快发展起来。1932年9月,河南省立临汝初级中学学生张有奇在回汝阳探亲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接受组织安排其回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壮大力量,支援反围剿斗争的任务。回校后,张通过传递革命书籍,交流思想认识等方法,在同学中进行马列主义的宣传教育,积极发展党员。到1933年春,他先后发展6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经中共洛阳中心县委研究决定,成立了以张有奇为支部书记的中共河南省立临汝初级中学支部委员会,受中共洛阳中心县委领导。1934年5月,因伊阳党组织受到破坏,中共省立临汝初中支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到秋季毕业后,7人各自回家,临汝县的第一个中共组织就此停止了活动。1935年春,该校学生因不满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以国民党当局撤销开明校长王福由为导火索,爆发了一次持续一个月的学潮。学生们采取罢课、上街游行、到县政府请愿等方式进行斗争。最后,国民党反动派以“煽动学生闹事罪”的莫须有罪名,逮捕了17名学生,将这次学潮残酷镇压下去。在革命低潮中,叶县的革命活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开展,党组织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批进步青年段永健、陈继尧、李子健、董锡之、崔慎三、王文卿、石嘉云、冯景禹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对敌斗争的中流砥柱。1927年10月,中共叶县支部书记段语禅去开封向省委汇报工作,加上土匪占领县城,党员多受拘押、监视,叶县地下党暂停活动。

1928年春,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指示,中共叶县地方党组建了以段语禅为书记的独立支部,隶属中共河南省委。独立支部以核心党员和农村为工作重心,发动群众,开展夺枪斗争,建立了叶县第一支地下游击队。同年11月,段语禅、艾峙生、董锡之先后被捕,关在开封监狱,叶县独立支部停止活动。1929年秋末,段语禅等三人被开封地下党营救出狱后,回叶县恢复了党的组织,先后建立段庄、城关、常村、黄柏山四个党支部和老鸦、坟台等五个党小组。1930年秋,在中共豫中特委指导下,中共叶县委员会在龙泉成立,董锡之任县委书记。县委以发展党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针对当时叶县连续遭受旱、涝、蝗灾,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的状况,县委带领穷苦农民有组织地“吃大户”,打开土豪劣绅的仓库给穷人分粮。并组织了“光蛋会”、“穷人会”、“吃大户会”等多种形式的农民组织,使叶县的农民斗争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极大地树立了共产党在农民中的威望。九•一八事变后,国内掀起抗日救亡高潮,叶县党组织有较大发展,至1932年已发展到10个党支部,52名党员。1932年夏,县委还配合省军委负责人张存实策动许昌学兵营暴动,由于走漏消息,中途而止。1934年春,叶县党员张式旭被捕叛变,叶县县委遭到破坏。

1935年春,在地下党员姚远生的帮助下,叶县进步青年胡雪等人成立了革命组织——红军之友社。红军之友社通过举办农民识字班、组织募捐等活动,宣传革命道理,资助革命。8月间,先后从外地回到叶县的地下党员李子健、陈继尧、兰德修、段永健等人在无法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的情况下,自发组建了中共叶县工作委员会,段永健任书记。县工委从恢复党组织、寻找上级党、开展武装斗争和建立统一战线等四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先后恢复了姚王等5个党支部,并加强对红军之友社的领导。红军之友社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开展了“打坏货”(用武力镇压地方上顽固反动分子和有民愤的坏分子)斗争,夺取地主枪支,持枪向地主要钱、为地下党筹措活动经费等活动。叶县地下党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恐慌,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报复,党的处境极为困难。1936春县工委同鄂豫边区省委取得联系,段永健、李子健、兰德修等人去竹沟参加鄂豫边区游击队,陈继尧在遂平开四方商店作为游击队联络站及部分物资转运点。期间,叶县地方党隶属鄂豫边省委领导,并从人力、物力包括枪支子弹上支援省委和红军游击队。留守在叶县的崔慎三、董锡之和段永胜等人继续坚持斗争,还把一批表现好的青年知识分子如王泽民等吸收到党内来,为抗日救亡活动增添了生力军。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2900余人,在吴焕先、程子华等的率领下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向陕北实行战略转移。26日,在叶县与方城县交界的七里岗附近同国民党军遭遇,经过激战冲破敌人的围堵后,部队绕经叶县,由叶县人做向导,分别由寨河、龙谭翻越许(昌)南(阳)公路,向伏牛山麓挺进,西进至常村一带孤石滩时,又同追剿敌军大战一场,渡过澧河,且打且走向鲁山县转移。29日进入鲁山县孙家庄、买家庄一带,途经熊背、鸡冢、下汤、赵村、尧山(二郎庙)5个乡(镇),12月1日晚进入嵩县境内。部队路过平顶山境内7天期间,沿途打富济贫,惩治恶霸地主,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这一时期,郏县牛子龙、马文波、郭文煊、赵徵庸等进步青年及许昌党组织派到郏县的地下党员利用教师这一公开身份,进行活动,宣传革命,宣传党的宗旨,组织进步人士、进步师生同国民党当局进行斗争,到1932年,县师范基本上成了郏县地下党的活动中心。在中共地下党指导下的进步青年活动,使郏县进步青年接受了锻炼,后来许多人都参加了革命。1930年,中共中央决定以洛阳为中心,在豫西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农民暴动,组建红三十六军。郏县人李书乾在豫西农民暴动主要成员、共产党人朱俊卿的指示下,回县发动群众武装,参加豫西暴动。李书乾、王永泉(郏县人)等人经过秘密宣传、发动,到1931年春,郏县农民暴动组织已发展贫苦农民一千多人,并且制作了袖标、旗帜,刻制了印章,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后豫西暴动因故推迟,郏县农民暴动因计划泄漏,遭到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李书乾等数十名暴动骨干被捕后英勇就义。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共党员王永泉由许昌回到郏县,在县城西大街开设简易书店,出售和赠售我党刊物、书报,扩大宣传一二•九运动的影响。1936年9月,牛子龙设计除掉国民党郏县党部书记王易直的得力助手谢秀甫和郭士恒,打击了国民党在郏县的反动统治。